• Tue. Jul 1st, 2025

财经中文网

又一个有深度的财经站点

关于外卖、酒旅和即时零售,刘强东许冉在618前夕释放了这些信息

AI划重点 · 全文约2912字,阅读需9分钟

1.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,即时零售是京东未来的战略重点,外卖业务已与即时零售和传统B2C电商业务产生协同效应。

2.今年下半年,京东不会把重心从外卖转向酒旅转移,坚持即时零售等本地生活大赛道的战略不会变。

3.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12万人,预计这个季度末会超过15万人,暂未考虑通过并购补充运力。

4.事实上,京东在许多业务上已经深耕多年,如家政业务,公司将继续坚持既定的战略方向,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机会。

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,仅供参考

图片图源:视觉中国

文丨雅萱  

编辑丨叶锦言

出品丨深网·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

2025年电商赛道迎来结构性变革:即时零售竞争升级、“仅退款”政策退场、AI重构供应链并全面渗透电商行业。在此背景下,头部电商平台史上最长618大促活动已过大半。

为应对存量市场竞争,今年的618总体有两大特点。一是各大平台拉长大促周期,抢占用户决策时间。其中京东活动周期首次延长至38天(5月13日-6月20日),而24年同期为21天;天猫预售期提前至5月13日,现货期与京东同步覆盖至6月20日。

二是多平台取消传统跨店满减,单件满减成主流,用户不用再扒着手指做数学题了。例如京东推出的满200减20,满3000减600等。

刘强东于6月17日召开了小范围分享会:京东进军酒旅,相关消息将于今日宣布;成立新通路事业部,发展外卖与餐饮业务,挑战美团、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。此外,对于是否会进入网约车行业一事,刘强东则反问 “谁说我要进入网约车了?”回应。

而在同一天,京东集团SEC副主席、京东集团CEO许冉、京东到家总经理李昌明等高管就京东618、外卖业务、酒旅、线下零售等业务进行了具体的沟通,要点如下:

1、618起源于京东的司庆,现已成为全民购物节,京东倾向于把重要业务活动安排在618前后;

2、高频、刚需的外卖业务已经和京东的即时零售和传统B2C电商业务产生协同效应;

3、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 12 万人,预计这个季度末会超过 15 万人,暂未考虑通过并购补充运力;

4、今年下半年京东不会把重心从外卖转向酒旅转移,坚持即时零售等本地生活大赛道的战略不会变。

5、京东不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,是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。

从整体沟通重点可以看出,在传统B2C电商增速放缓的背景下,京东已经把外卖及背后的即时零售业务作为未来的战略重点。

这是因为当下在资本市场的叙事逻辑中,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或市值锚点不仅是当下的利润厚度,也有企业“第二曲线”增量故事的想象力。当传统电商的GMV增速滑入个位数、流量成本逼近毛利率的临界点时,资本市场对货架电商的耐心正被即时零售、AI重构供应链、跨境出海等新变量重新分配。

京东的"零售基因"能否成功移植到高度依赖本地化运营的服务业?无论是外卖还是酒旅业务,都面临一个关键拷问——这些新布局究竟是京东庞大流量池的变现尝试,还是真正具备成长为"第二增长曲线"的潜力?目前看来,亦未可知。

京东全职外卖骑手在一线城市的月收入接近13000元

今年年初,京东宣布入局时,外卖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成熟市场,且90%以上市场份额被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公司把持。在这个背景下,京东以“品质外卖”切入,以需求差异化。

“从入局第一天起,我们就明确京东外卖要走品质路线,未来战略方向不会改变。”许冉表示。

要做“品质外卖”涉及商家审核、骑手配送时效和服务等关键环节。“尽管我们已拥有超过100万商家,目前门店审核通过率仅为40%。每天仍有大量商家在系统中等待审核,但我们始终坚持审核质量,不因短期业务目标而降低标准。”许冉说。

在店铺审核方面,为确保入驻的商家具备堂食条件,京东外卖首创LBS定位的视频验真功能,即商家要入驻京东外卖必须上传带门店LBS定位的视频,以审核商家线下经营场所的真实性。

此外,京东外卖正逐步与各省市监管部门对接商户电子证照数据接口,以便自动获取其营业执照上的地址信息,从而更准确地核验商户提供的资料。

“我们发起了面向骑手、消费者和媒体的‘全民监督’行动。如果发现有商户上传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,存在违规行为,欢迎大家积极举报。”许冉说。

在服务配送方面,目前京东外卖采用两种配送方式,一是由京东旗下达达系统配送;二是商家自配送。“京东外卖全职骑手已突破 12 万人,预计这个季度末会超过 15 万人。” 许冉透露。

在收入方面,许冉表示,“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京东全职外卖骑手的人均月收入已接近13000元。我们并未因为其缴纳社保和五险一金而降低工资待遇,反而通过优化机制保障了他们的收入水平。”

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势必会降低京东外卖的利润率,甚至在短期内造成亏损。对此,许冉表示,“我们做外卖,不仅为了商业利益,也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也为公司、为股东创造了商业价值,也创造了流量,刘总(刘强东)提出的‘三毛五理论’,我们希望达成一个多赢的局面,实现多方共赢才是长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”

“今年下半年京东不会把重心从外卖转向酒旅转移”

除外卖业务外,京东近日被曝正以3倍行业薪资大规模招募酒旅业务人才,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其正式进军在线旅游(OTA)市场。

事实上,对于京东来说,OTA并非新业务。2011年京东就上线了机票预订业务,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旅游领域;2014年,京东上线了“京东旅行”频道;2015年,京东以3.5亿美元领投途牛,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;2020年,京东与携程合作,直接嫁接成熟的酒旅履约服务。

京东的旅行业务被放置在京东APP的“生活旅行”标签之下,包含机票、酒店预定、门票、火车票、旅游度假、国际酒店、租车包车等业务。

据观察,京东的“机票”标签显示“机票查询·无捆绑”字样;在酒店预定业务方面推出“首住特惠50元”的补贴。

有行业人士分析称,京东此次以“无捆绑”机票和酒店补贴为切入点,试图通过价格透明化和交叉导流(如外卖券联动)来打破现有竞争壁垒,其策略与外卖业务逻辑相似。

很长一段时间,京东旅行业务发展一直不温不火,原因之一是当前国内在线旅游(OTA)市场长期被携程系和美团主导。携程稳居行业龙头,深度绑定高星酒店资源,而美团则依托本地生活流量优势,在低星酒店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。

眼下,京东是否会把OTA业务作为战略重点?对此,许冉现场透露,“京东的战略重心不会转移,还在即时零售和本地生活的大赛道上,公司的战略方向是明确的。但在本地生活领域内,确实存在多个业务方向,京东内部鼓励创新。例如,过去两年中家政业务迅速发展,这也是本地生活的一部分,我们不排除会在其他相关领域进行探索。”

“事实上,我们在许多业务上已经深耕多年,尽管之前并未大张旗鼓地宣传,但这些业务逐渐成熟并形成规模。因此,我们会继续坚持既定的战略方向,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机会。”许冉补充说。

即时零售是战略重点

除外卖外,京东高管频繁提及的词是即时零售。

曾有多位接近京东的行业人士称,通过外卖业务完善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履约体系只是第一步,京东看上的是万亿规模的同城即时零售市场。

许冉多次在现场提及外卖业务和京东即时零售和传统B2C电商业务产生的协同效应。

“外卖业务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业务。比如,外卖用户的复购率很高,他们在平台上不仅点外卖频繁,购买其他商品的频率也很高,特别是对生活日用品的销售拉动很明显。另外,外卖还推动了即时零售的发展。这一切的前提是,用户能真正感受到平台带来的便利和服务价值。”许冉说。

在业务协同方面,七鲜美食MALL负责人李昌明表示,外卖和即时零售不仅有配送网络协同,还有跨品类营销和供应链协同效应。

在跨品类营销方面,通过用户行为数据,实现精准推荐和多品类联动营销,比如点炸鸡时推荐啤酒,增强用户体验和平台粘性。

在供应链方面,李昌明表示,京东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入供应链源头,精选高品质、高性价比的商品,减少中间环节,提升流转效率,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。

“即时零售与京东主站之间最明显的协同效应体现在供应链层面,尤其是在采购环节。比如在生鲜品类上,京东的即时零售和主站电商团队是联合采购的,大家一起去源头选品,根据线下门店和线上销售的不同需求,分别挑选适合的商品。这样不仅提升了整体采购规模,也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,为用户带来更高性价比的商品。”李昌明说。

当传统电商进入低增速时代,资本市场的耐心已经转移到“重构成本、打开增量、绑定场景”的玩家。无论是即时零售的时效革命、AI驱动的供应链优化,还是京东跨界酒旅的生态野心,核心都在于证明——“效率提升”的终极解法,而非旧时代的存量分食者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